李光地是伍次友的学生,能力自然也不会差,容妃和蓝齐儿在回福建省亲的时候,刚好撞见了为民请愿的李光地。这个时候的李光地是个落魄书生,可是却很有才华也很正义,给因为迁界禁海令而流离失所的百姓写了万言书,容妃和蓝齐儿被洋洋洒洒的文字感动,带回去给了康熙。
康熙开始启用李光地,李光地还和蓝齐儿有了恋情,两人鸿雁传情,不过结局却并不好,因为蓝齐儿被逼着嫁给了葛尔丹,李光地也赖不住寂寞逛青楼背叛了蓝齐儿格格。
满汉不能通婚,蓝齐儿和李光地其实也不会有什么好结局,康熙帝了看重的是自己的帝业,儿女私情算得了什么了,他也不在乎李光地背叛过自己的女儿,当时的朝廷朋党之争厉害,他重用了李光地,其实就是为了制衡明珠和索额图的。
明珠的背后是大阿哥胤禔,一荣俱荣,明珠和大阿哥的确还是有才能的,可是庶出的大阿哥再有才,距离做太子却还是有差距的,都被李光地收拾了。
李光地也的确是有才能的人,只是初入官场的他心高气傲,不会做人,和索额图,太子胤礽,纳兰明珠,大皇子胤褆都结下了梁子,这些人想制他于死地,但是康熙还是不想杀他。
其实说来说去,拥有至高无上皇权的康熙才是最有话语权的,虽然说是李光地收拾了明珠和索额图,但是也都是皇帝的意愿,只不过是借了李光地的手而已,不然也收拾不了。
李光地很聪明,原本是要先收拾索额图的,但是听说索额图和沙俄在尼布楚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马上明白这个时候可不是弹劾索额图的最佳时机,立马烧了弹劾他的折子,改为弹劾明珠了,还正是在明珠的60大寿之日弹劾的。
明珠一路也不容易也立下很多功劳,可是也屡屡越界,太皇太后病重的时候,还庆祝自己的60大寿就是很不懂规矩了。大皇子在陪伴康熙远征葛尔丹的时候曾经被擒过,可是明珠却刻意帮着隐瞒,还不让大皇子说,在康熙开启风闻言事的时候被人匿名举报了。
举报的人应该就是李光地,明珠的背后是大皇子,大皇子是有才,可是却也有野心,康熙皇帝娶了大皇子喜欢的蒙古公主宝日龙梅也就是不想他权势过大,毕竟他还是不适合做接班人的。
在明珠的60大寿上,李光地例举了明珠的“十不赦之罪”,然后叩请皇帝深查严办,康熙怎么办?很多人说众目睽睽之下不好不办吧,其实是康熙自己就很想办明珠。
索额图的背后是太子胤礽,康熙非常喜欢太子,可是太子不争气,两立两废,康熙还是抛弃了他,怒骂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索尔图也被李光地收拾了。
李光地和索额图那是有着私仇的,当初李光地逛青楼,又翻脸不认自己和青楼女子李秀芝的私生子就是被索额图举报的,让李光地颜面扫地,李光地那是恨得牙痒痒的。
而索额图是皇后赫舍里的叔父,是太子胤礽的叔姥爷,可是太子不争气,而索额图却巴不得康熙早逝,太子好登上帝位。例如康熙在亲征葛尔丹时身染重病,他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太子:
皇上有御龙归天的可能,你要做好提前登基的准备。
索额图不仅巴不得康熙早逝,而且还和朱三太子勾结,试图弑君,这个可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只是他这么做的目的不是自己做皇帝,而是让太子做皇帝,不过自己也可以操控朝政。
康熙又不是傻子,那会任其摆布了,他为了大清的江山着想,只得废除了太子之位,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喜欢赫舍里,对于太子他是很上心的,用心栽培多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
康熙想来想去,觉得还是索额图误导了太子,所以最后怒骂他是大清第一罪人,李光地这么聪明,当然明白康熙的心思,于是在适当的机会弹劾索额图,收拾了索尔图。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可是却只是暂时得利,康熙只不过是借助李光地的手去除掉明珠和索尔图,事后还是一样收拾李光地,骂他虽然有才可是却心狠手辣,把他贬到台彭做知县。
明珠和索额图斗来斗去,最后却都被李光地扳倒了,两个人在狱中相见,明珠先是笑,后是哭,说和索额图忠奸两不立,索额图却一声不吭就离开了,都是阶下囚,有啥好争论的了。
鹬蚌相争,可是李光地却也不得利,康熙怕他啊。李光地虽然有才能,可是做事却也心狠手辣,也能读懂康熙的心思,虽然说康熙是借着李光地的手除掉了明珠和索额图,但是要是说李光地借着康熙除掉自己的仇人,似乎也没错了。
这样一个人,康熙哪敢放在自己的身边,看着李光地自己也不隐退,那就打发他去台彭做知县吧,远远的,看不见心不烦,关键是自己也才安心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