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收集树脂的划痕
(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这是松柏类植物自我保护的方式之一,被动物咬伤或受外力折断后,松脂会在“伤口”附近迅速堆积覆盖,防止恶化。在制墨伐木前,要把松树的松脂流掉,否则烧出来的烟灰会黏结。
油松是用来制作松烟墨最多的树种,是中国的本土广布种,产油量大,燃烧时形成的油烟厚重,油松制作的松烟墨质地细腻,颜色乌黑亮泽。从汉代至宋代,中国制墨业飞速发展,松烟墨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成墨的品质与松树的树龄有很大关系,老树制成的墨色泽光亮、品质细腻,因而许多粗壮的古松被砍伐殆尽。在墨源匮乏而用墨需求日趋增加的情况下,寻求新的制墨原料迫在眉睫。
油料植物很“有料”
自明代开始,人们尝试使用其他含油量高的植物进行制墨。油桐、油菜和大豆等植物种子中含有大量脂肪,被称作油料植物。
大豆结构示意图(图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例如:豆科植物大豆,豆荚内含有1~4粒种子,直径为5~9.8毫米,由胚和种皮两部分组成。油脂和蛋白质几乎都集中在胚中的子叶内。此外,十字花科的油菜、大戟科的油桐和蓖麻等都是优秀的油料植物。
油桐、蓖麻、油菜和大豆的种子压制而成的桐油、麻子油、菜子油、豆油都可以烧烟制墨。方法是在油灯上面放一块板子,点燃油灯,板子上就会慢慢变黑,将这些油烟刮下来就能够制成墨。
油烟墨比起松烟墨更为细腻,因为油烟的碳粒比松烟细很多,还能增加书写的顺滑度。因此,油烟墨逐渐取代松烟墨,成为文人雅士喜用的墨种之一。
撰文 | 刘海明 宋慧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