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版画之乡,宜春的版画家可谓群星闪耀。这其中,樟树籍著名版画家杨曙光绝对是不能遗漏的大师。说起版画艺术创新,由杨曙光创新的纸漏版画技法可以说是对版画行业最大的创新贡献之一。
“这幅《红叶》就是纸漏版画。”1月4日,在宜春美术馆四楼的版画展厅,杨曙光指着自己一幅展出的画作告诉记者。虽然已75岁高龄,但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杨老依然精神矍铄,而说起宜春版画发展,杨老更是娓娓而谈。
宜春版画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兴起,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发展达到顶峰。“作为宜春的传统民俗绘画艺术,那时版画艺术在宜春普及推广,不仅在国内多人多次获奖,还经常在海外举办版画展,可以说,宜春是名副其实的‘版画之乡’。”杨老说。
曾经的辉煌历历在目,也让杨老对当前宜春版画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人说宜春版画现在发展大不如前,这是市场发展与科技变革带来的必然结果,谁能说这不是宜春版画转型发展的契机?”谈到当前宜春版画的发展,杨老自有一番见解:“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宜春版画就是要坚持做个‘土包子’,这个‘土’就是宜春版画里最原汁原味的东西。”
杨老认为,其实宜春的版画还是很有生命力和竞争力的,但发展的前提是要在保留本土版画特色的同时,积极与市场经济、高科技和外来文化接轨。“对宜春而言,本土版画就像米饭,市场、科技、外来文化就像牛奶,我们的版画发展要以‘吃米饭’为主,‘喝牛奶’补充营养为辅,要积极消化吸收‘牛奶’里的精华,而不是被‘牛奶’所取代。”
“我看好宜春版画发展前景,除了老一批版画家,现在新一代版画家的作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宜春版画作贡献。”杨老说,宜春美术界一直都以众人团结、创作氛围好而闻名。“就像这次展览,大家听说要举办版画展都很积极。”说起这些,杨老特别自豪。这次画展,杨老特意带来了22幅由他制作或协助制作的作品参加展出,并全部无偿捐献给宜春美术馆。“我希望这些画作能和更多家乡人民一同分享,而不是将来在经济市场上流通。”